猜酒拳是中國酒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,猜酒拳通稱“劃拳”,古時叫“拇戰”(指酒令中的手勢),俗稱“猜拳”“鬧拳”。喝酒行令既是主人好客的傳統表現,又是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,不但能增加酒宴上的樂趣,還能增加許多有益的知識。常言道“酒宜喧,茶宜靜”。所以飲酒往往是在酣鬧氣氛中進行,并伴隨著酒拳行令。它是人們飲酒助興取樂的一種游戲,又能調劑飲酒者的酒量?,F錄西府古今拳譜幾例:狗熊拳 雙手叉腰代表人,手往前舉做射箭狀,即代表箭;雙手舉過頭頂做投降姿勢:代表狗熊,一物降一物,人掌握箭,箭射狗熊,狗熊吃人。玩時,倆人對坐,各自做不同的姿勢,嘴里按節奏喊著“嗤嗤”的聲音,誰要是輸了誰就喝酒。傳說此拳產生于游牧時代,是最古老的酒拳。砂鍋拳 將手掌攤平代表水;將五指收攏面呈凹型代表砂鍋;將五指握緊成拳頭代表石頭。水淹石頭,石頭砸砂鍋,砂鍋煮水。一拳制一拳,輸者喝酒。傳說此拳產生于陶器社會,也是較古老的酒拳。錘子拳 “剪刀、錘子、布”三式。剪刀剪布,布包錘子,錘子砸剪刀,也是一物降一物。傳說此拳產生于鐵器時代。杠子拳 “老虎、杠子、蟲、雞,” 四式。也是一物降一物,杠子打老虎,老虎吃雞,雞吃蟲,蟲蛀杠子,輸者喝酒。夫子拳 此拳譜是“一定高升,兩索籀好,三元及第,四季發財, 五子登科,六合意順,七彩豐年,八馬連環,九必快發,滿堂映紅。”都是圖吉圖利的酒拳。詩酒拳 以唐詩宋詞組合起來,專門咬文嚼字,以示高雅。拳譜是“一片冰心、兩岸青山、三邊曙色、四海南奔、五月端陽、六龍回首、七雄鬧海、八月湖水、九月風吼、十萬大軍。”酒名拳 以酒名為拳譜。其譜是“一品香,二鍋頭,三鞭酒,五糧液,綠(六)豆燒,七珍梅,八字酒,酒(九)中仙十全補?!?/section>螃蟹拳 以數字來猜酒令。拳譜是“一個螃蟹一張殼,兩個大夾夾,八個小爪爪,夾呀夾得累,扯呀扯不脫?!眰z人邊說邊比劃動作,而后進入正式的猜拳。“一心敬你,兩家相好,三桃園來,四季發財,五經魁首,六六順來,七個銀巧,八仙慶壽,九命長壽,十滿堂來。親家你唱?!比粢环捷斄?,再進入第二輪時就要把數字加倍,即:“二個螃蟹二張殼,四個大夾夾,十六個小爪爪,夾呀夾得累,扯呀扯不脫。”以此類推,逐步升級,若是把數字加錯了,或者動作比錯了,都要喝酒,以示懲罰。此拳能促進人們的思維敏捷,往往把人搞得手忙腳亂。三國拳 酒譜每句都是《三國演義》中一個典故,顯得高雅,節奏較緩,適合年紀大的人玩,所以又稱“老人拳”譜曰:“三呀三國志呀,倆呀倆叮口當”。唱完進入正文,即:“單刀赴會,二嫂過關,三請諸葛,四辭徐庶,五關斬將,六出祁山,七擒孟獲,八卦陣圖,九伐中原,十面埋伏?!币幻坏涞?,若是猜對,猜對的一方還要唱:“請喝酒呀”,輸的一方也要唱:“我喝酒呀”,輸者—飲而盡,再來。愣愣拳 西府方言“打愣愣”就是“打嗲嗦”的意思。玩時,兩人同念:“高高山上一枝梅,倆喝酒打愣愣,愣惜打,打愣愣,不打愣愣罰三杯?!比缓蟛氯骸耙黄讽敶?,二郎神靈,三星高照,四喜相逢,五經魁手,六六大順,七巧巧到,八馬連環,九快到來,十分圓滿?!庇腥さ氖?,倆人每念到“打愣愣”兩字時,必須打哆嗦,如果誰忘了打哆嗦,就必須罰酒一杯。酒過數巡,往往顧此失彼,引得滿堂大笑,熱鬧非凡。總之,人們一方面認為酒糟蹋糧食,醉了丑態百出。另一方面,認為酒雖不能使人填飽肚子,但卻給人騰云駕霧、飄飄欲仙的快感,忘卻世俗之累,掙脫人生羈絆,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。這便是“茶宜靜,酒宜喧”的內在根由。酒拳譜中,有些內容具有濃濃的封建色彩,并且在公共場合下劃拳,鬧酒終歸失雅,然,這種風俗在我國特別是民間,已廣為流傳,有些地區喝酒不劃拳,就感到不熱鬧,甚至連喝酒都感到不過癮。當然,隨著社會文明素質的不斷發展提高,人們將會用一些新的方法來取代,如現行的“祝酒歌”,相互間贈了一些美好的祝愿和勉勵;或者酒宴中唱一首“祝酒歌”,寄托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的追求,都是很可取的。就目前來說,朋友相聚,喝酒聊天劃拳,不僅能增加酒席上的氣氛,而且,由于喊酒能使酒精散發的快,一般來說比之喝悶酒更不容易醉,當然也要有一定的限度。我國古代的“酒箴”“觴政”中,都提倡酒德。如“主政”中就有“此日有要緊事,不宜飲醉”,“病初愈,不宜盡醉”等規定。諸葛亮在《誡子書》上,有這樣一段記載:“夫,酒之談,合禮致情,適體歸性,禮終而退,此和之至也。主意莫殫,賓有余豪,可以至醉,無致于亂”。喝酒可以盡興,但不應過分,古人的告誡,真可謂是金玉良言也。